近年来,国际教育不断升温,其市场需求也不断增长。据媒体报道,在过去的12年间,在中国大陆注册的国际学校数量从22家猛增至338家,其学生入学人数增加了25倍,达18万多人。相应的,社会上关于国际学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模式仍遵循应试逻辑以及认证体系错综复杂等诸多问题的讨论与争议也不曾中断。“我到一个二三线城市,这个城市批了7所国际学校,但没有一个学校上国际课程,甚至有的学校连一个外教都没有,完全是赶时髦搞了一个国际学校。还有的国际学校,打着国际学校的招牌,只请一两个外教教英语,实际就是高收费。”枫叶教育集团董事长任书良在论坛上如是说。这位中加合作办学的国际学校代表还发现,一些中小学开设的国际部、国际班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他说,由于准备不充分、自身能力不足等原因,一些所谓的“国际班”只是将课程教育、语言教学和留学的技术性指导工作分包给了外面的培训企业或中介机构。“这就是赚学生家长的钱!”北京昌平新东方外国语学校校长助理柳俊对此也深有体会,他说,“一些打着‘国际学校’或是‘国际班’的中小学,在师资等条件还未准备到位的情况下,就开始上马国际项目,其目的昭然若揭,一个是装潢门面,一个是敛财。”然而,对于国际学校存在的乱象,负责审批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却多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书良说,一些地方的主管部门甚至连国际学校的概念都不清楚,“甚至有的地方官员认为,叫国际学校就只能招收国际学生,这个在民办教育法里边已经没有障碍了,只是我们现在一些观念还跟不上的地方官员在这个问题上依然纠缠不清。”此外,一些国际学校的课程设置也被指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在“家长如何选择国际学校”主题论坛上,就有家长指出,目前很多的国际学校、国际班仍然没有摆脱“填鸭式”教学,只是把洋课程拿来变成洋高考、洋应试——一位家长以自己“今年初三考高一”的孩子为例,“我们在选国际学校,但跑了一圈下来反而更加不知道该怎么选”。她说,“每个学校在讲自己的优势时都在说,我们的AP(大学预修课程)有多牛,开了多少门课,却不说教育模式创新在哪,这不就是让孩子去上出国培训班了吗?”这位家长说,“我们想让孩子出国,是为了想让孩子有一个创新的、批判的‘大脑’,而不是国内那种只懂得死读书的。”她说,“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国际学校失败的试验者!”
[1]2下一页小克学长cue您,定期分享国际竞赛、国际课程、留学动态、国际院校等相关资讯,与学弟学妹们破釜沉舟,携手并进,助力学弟学妹们成功拿到世界名校offer
小克学长智囊-国际教育专业顾问-在线答疑
关于国际教育任何资讯了解,留学前,背景提升、课程培训等相关疑问均可以在线咨询小克学长智囊,也可以搜索“网址https://www.szxxdjy.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克拉教育背景提升”陪您一起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