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学给学生发放的无条件录取offer人数激增,几乎四分之一(23%)的学生都拿到了offer。这是怎么回事?今天,队长给你讲讲这件事。——英国小队长
前几天,Ucas揭露的一组数据震惊了英国的学生和教育部门——英国大学给学生发放的无条件录取offer(unconditional offer)数量飙升至五年前的20倍!今年,有23%的申请学生得到了(至少一份)无条件录取的offer。根据Ucas的数据,学校发放的无条件offer的比例,去年仅有13%;在2013年,仅有1%;今年却达到了惊人的23%——这意味着,拿到无条件录取offer的学生从五年前的3千人,增长到了今年的6万8千人。
2013年2,985人到2018年67,915人,翻了20多倍这份数据引起了外界对大学申请流程的质疑。
什么是无条件录取?英国的小伙伴们应该知道,offer分为有条件(conditional offer)和无条件(unconditional offer)两种。有条件offer会要求你在特定时间之前要求你达到某一分数线,而无条件offer意味着你可以直接去上学了,没有成绩要求。而对于申请英国本科的学生来说,在他们申请时,还没有进行A-level的最终考试。申请本科是使用老师对学生的“预测成绩”(predicted result)。这等于是在考试之前,就保证了你有大学上——不管你最后成绩达没达标。翻译成中文,大概是“在高考之前,学校老师先给你估个分,用这个分可以直接报志愿。本来是要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才能拿到正式的录取。但现在四分之一的考生还没考试,就来了录取通知书。”过去,这种无条件录取的offer主要是发放给那些:已经满足入学要求的Mature学生(年龄入学时已满21岁);
已经交了作品集的艺术类考生,人家更看重作品;
考试考得特别焦虑,以至于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提前发给他们减压;
特别好的学生,先发个offer抢学生(这一点倒是跟国内很像)。可是,为什么过去只有1%的学生得到无条件录取offer,现在却泛滥成这样?对这个问题,大学和政府有不同的反应。
政府的观点政府方面反对发这么多无条件录取的offer,认为无条件录取offer的泛滥,主要是因为大学“不负责任”,为了抢夺学生胡乱发放offer。高等教育大臣塞缪尔·吉马表示,无条件录取的offer增长,反映出大学更关心怎么招揽更多学生,而不是教育好学生。
英国高等教育部长塞缪尔·吉马他说,“我会密切关注发放offer的数量,并且想办法出台政策,监督学校。这件事是对学生的极度不负责,英国的大学必须开始限制他们发放的offer数量。”大学工会(University and College Union)这次也站在政府一边,提议大学应该改革录取流程,把发放offer的时间改在考试成绩出来之后。工会的总书记萨莉·杭特认为,全世界都这么干(考试成绩发放后再发offer),怎么就英国搞特殊,非得靠猜?
学校的观点对政府的解释,大学方面当然表示反对。英国大学联盟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首先,相比较所有发放的offer,本科的无条件录取offer虽有增长,但仍只占所有offer(这里可能包括留学生甚至硕士生)的7.1%;
其次,无条件录取的offer可以让学生选择大学的时候更灵活;
第三,英国大学联盟和Ucas会一直监督所有大学,保证公平性;
第四,从动机来讲,大学肯定更想要好学生,所以不用担心降低标准的事儿。大学反对别人插手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自治权”,他们认为大学应该有权利自己制定筛选标准,而政府无权禁止大学发放无条件录取offer。
队长的一点想法反对这件事最重要的理由,可能是公平。因为所谓的“预测成绩”,并不一定准确。根据Ucas此前发布的另一份数据,很多拿了无条件录取offer的学生最终并没有达到老师给他的“预测成绩”。如果我的成绩比他好,结果他进了UCL而我没有,心里想必不好过。更容易引起怀疑的是,“预测成绩”是老师给的。把这个权力给人,就意味着存在(哪怕并不多的)寻租空间。所以有专家表示,家庭条件好的学生,“预测成绩”就可能更高;家庭条件不好,“预测成绩”往往也更糟。
不管怎样,能拿到unconditional offer还是很值得高兴的!不过队长要提醒小伙伴:接受了offer就意味着你只能去这所大学,所以接受无条件录取的offer之前,记得先花点时间考虑一下。
小克学长cue您,定期分享国际竞赛、国际课程、留学动态、国际院校等相关资讯,与学弟学妹们破釜沉舟,携手并进,助力学弟学妹们成功拿到世界名校offer
小克学长智囊-国际教育专业顾问-在线答疑
关于国际教育任何资讯了解,留学前,背景提升、课程培训等相关疑问均可以在线咨询小克学长智囊,也可以搜索“网址https://www.szxxdjy.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克拉教育背景提升”陪您一起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