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Kuma、日本百合
在昨天凌晨结束的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中,日本队对决比利时队,在领先两球的情况下,连失三球,最后时刻以2-3不敌比利时,无缘八强。赛后,日本球迷甚为失落,甚至落泪。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仍一如既往地将垃圾收拾进垃圾袋,保持看台的一片干净。
除此之外,据一名球场管理员透露,就在昨晚的比赛中,日本队离开前,还打扫了更衣室:他们清理了一切,跟没用过一样,还用俄语写了句“谢谢”。这条新闻立马引爆了各个社交网站。
(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更衣室,柜子上还放了一张用俄语写的纸条)
实际上,日本孩子很小就被教导“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这种不添麻烦的品格并不是指吃亏或者说承受委屈,而是一种力所能及且不给别人造成麻烦的一种品格。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是一位华人妈妈观察记录的四个真实故事,看看日本上不愿给人添麻烦“夸张”到什么程度。
好友生病让你送东西?挂门口就好
相熟的日本主妇的孩子(5岁,需要不离视线照顾)发高烧,她先生又出差去了,最后她自己也病了,只好给我发信息,说孩子现在只想吃苹果,拜托我帮忙买。买好苹果和梨子香蕉后,我就冲人家家里去了,被先生拉住。
“你打算怎么给?”
“这还怎么给,敲门进去顺便看看他们情况好不好,要不要送医院或者有什么其他需要啊。”
“这样吧,你把东西放她家门口,然后离开发短信给她,让她去门口拿……”
我转念一想,照做,心下了然,那位母亲病中肯定不会化妆,说不准家里也没打扫,拖着病躯也不想寒暄。再转念,如果是我的中国朋友碰到这种情况,直接冲进门,帮她处理所有事宜再离开,她只需要躺着就好了。自己感慨下,多温暖的友谊啊!
事情还没完,回报来得太快了些。一个月没到,我家父子双双病倒高烧,家里体温计偏偏坏了,只好给邻居发信息借,很快体温计默默挂在我家门口,短信通知送到。接下来几日,她每天发短信询问病情,但绝对不多废话,以免打扰我们。
两三日后,两父子略见好转,我家门口又收到东西了。一个黑色的布袋里装着以下几样东西:给我的面膜,给儿子的DVD,给爸爸的日本新闻报和一袋恢复元气的冲剂,以及他儿子给孩子写的祝福的话。每个小物件上面都贴上写着名字的贴纸和贴心的话。
礼轻心意重,比我细心太多了!
为办材料专门回日本再折腾也不麻烦家里老人
我家儿子在中国的日本领事馆办个手续,需要日本户籍誊本,貌似小事一桩,先生跟他在日本的爸妈打电话说明情况,老爷子便帮忙去政府户籍科开出户籍证明,花点快递费几天就送到。谁料运气太差,居然给丢了件!
好吧,除了再麻烦他爸妈跑一趟也没别的办法了。谁知先生居然说,要专程去日本跑一趟拿户籍材料!
专程去日本跑一趟拿材料!就为了拿一份材料啊!
我震惊了,虽然确实是麻烦他爸妈了,但也不至于专程跑一趟吧,毕竟只要两小时就能办好的事!他却心意已决,他说,虽然麻烦爸妈的话,肯定会给他办好,但就是不愿再麻烦他们。
我这个中国脑袋没法想通啊,只能自己抓狂啊,最后,花几千块临时买了机票,来回折腾好几天。
日本老公在中国弯腰清桌底残渣
在国内,孩子刚开始自己吃饭的那阵子,每次去餐厅吃饭,都把地上弄得一片狼藉,店家也觉得很正常,从没有过异议,毕竟孩子才一岁多点嘛,但先生每次在离开的时候,都默默地拿餐厅纸把脏东西清理掉——想象下,一个大男人趴在桌子底下,用纸粘食物残渣。
我劝他入乡随俗好了,因为每次邻座都会跟看怪物一样地看我们(毕竟我这个日本老公如果不开口,真没人能看出来他是外国人),这还显得其他带孩子的父母素质低下。多做几次后,他也感觉周围气氛怪怪的,就入乡随俗了。但只要是在日本,我这个做妈的,就会自觉清理地面的食物残渣,我深知,这件事在日本由男人来做,他就实在是太没面子了。
别觉得奇怪,日本社会,尤其是稳固的日本婚姻家庭中,男女各司其职还是一个很普遍的观念,男人该做的是赚钱养家,女人该做的就是照顾家庭及孩子,当然不否认有其他不同模式的存在,但是目前来讲,男女分工仍是主流观念。
我知道有天天送孩子上学的爸爸,但有更多日本男人对这种我们看来非常正常的父爱,报以不屑和嘲讽。所以,清理地上的食物残渣,在大多数日本男人看来还是没面子的。
火车上坚持不换座位
中国人坐车爱换座位是出了名的,不难理解,亲朋好友买票不连着座位,总是不太方便,但当日本人遭遇此事的时候,他们却觉得不可思议。
刚认识我先生时,他和几位朋友来中国,我负责接待,在高铁上座位都分开了,其中一位年长者单独坐一处。我觉得不甚礼貌,最好是把他们都安排到一起才好,谁料,他们却拒绝我的好意,说是太麻烦别人了,分开坐没关系的……好说歹说,就是坚持不需要换。
如今我比较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想法后,倒也觉得正常。但那时初接触日本人,还是为他们的谨慎和克制吃惊,说白了,一切以“不麻烦别人为原则”,现在懂了!
日本妈妈的十大家训
看到日本人的不给别人添堵式的教育,其实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是一样,我们特地整理了生活在日本的华人妈妈——日本百合,她给自己孩子定的10条家规,主张以大框框为前提,不求事无巨细地管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见到人先打招呼,受到别人任何恩惠和帮助必须口头或者书面表示感谢,做了给别人添麻烦的事情一定要当场道歉。
日本和中国同讲“礼尚往来”,中国人讲究将人家的好记在心里,将来有机会的时候报答。而日本则是受到别人的恩惠后,不但要道谢而且马上就要还,比如我们去朋友家做客通常要带小礼物,而临走时朋友也会将准备好的小礼物递给我们。
虽然马上还礼的习惯在中国人看来也许很见外,但也可省去不少后来的麻烦。至于道歉,没有任何好说的,给别人添了麻烦立刻要道歉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教育孩子的时候对于“问候”、“感谢”和“道歉”问题,我绝不纵容。
2、公共场合(除了可以放开玩儿的地方以外)说话音量控制在不让第三个人听到。
这是小学里对学生们的要求。对小孩子来说确实不容易做到,所以我才要不断地提醒他们注意。这看似小事,却能让孩子从小学会尊重他人。
上次去餐厅吃饭,有几个初中女生大声说笑,搞得别人十分心烦,由于是暑假期间,她们没穿校服才敢这样放肆。服务员怕得罪客人,也没有去提醒她们。突然,一声“太过分了”如晴天霹雳般响彻餐厅,几个女生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之后也再没有出任何声音,我们全家偷偷为邻座的老头鼓掌喝彩,感谢他为我们大家做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上一篇:意大利留学汇款方式有哪些 |
小克学长cue您,定期分享国际竞赛、国际课程、留学动态、国际院校等相关资讯,与学弟学妹们破釜沉舟,携手并进,助力学弟学妹们成功拿到世界名校offer
小克学长智囊-国际教育专业顾问-在线答疑
关于国际教育任何资讯了解,留学前,背景提升、课程培训等相关疑问均可以在线咨询小克学长智囊,也可以搜索“网址https://www.szxxdjy.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克拉教育背景提升”陪您一起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