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CSE课程辅导
A-level课程辅导
IB课程辅导
AP课程辅导
撕起来还是去改变?BBC纪录片缺失了什么

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 中式学校》一经播出,立即引发了中英两国观众强烈的情绪反应,一场有关中西方教育文化的撕扯不断升温。

英国时间8月18日,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了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吗——中国式教育》第三集大结局。这场持续了半个月的、有关中西方教育文化的撕扯还在不断升温。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吗——中国式教育》讲述的是一个名为“中国化的英国学校”项目,在英国顶尖的公立学校博航特中学开设“中国实验班”,不仅全天作息安排和中国学校相同,所有课程也都由5名中国老师来上,全程跟拍。5名中国老师需要教导50位年龄在13~14岁的英国学生,而博航特中学的其他学生则跟往常一样,由校内英国老师教导—— 一个月后,两组学生分别进行数学、自然科学的考试,来看看哪种教学方法更有效。教育专家:“因为一部纪录片打起中西方教育的嘴仗,没有丝毫意义。”如果用“拧巴”来形容纪录片《中国式教育》恐怕并不为过。尤其是针对该纪录片播出的前两集,中国的观众认为,BBC当了一把“高级黑”,用夸张、做作的镜头贬低中国的教育模式。有意思的是,英国媒体同样认为,BBC是在向本国观众自黑:中国教育比英国教育“好”。无论对哪一方而言,这都不是一部有良好观感的纪录片。在中式课堂上,全班大概只有一半人在听老师讲话,剩下的人唱歌、聊天、化妆、喝茶……“玩”得不亦乐乎。一个女孩甚至在自习时突然大哭着跑出教室,原因竟然是这个女孩得知她的偶像、英国歌手泽恩·马利克宣布退出乐队。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不清楚英语中的语法,背不了数学乘法口诀。无怪英国媒体称,这看上去就像一个“笑话”。于是,观众就看到来自中国的教师大声嘶喊着“听我讲”“不要说话,不要提问”,或者干脆点名让学生面壁,甚至站在教室外。英国中学生的懒散、无纪律让中国的教师大跌眼镜,而来自中国本土的升旗仪式、广播操、眼保健操,还有对着PPT一顿“自言自语”的授课模式,也让英国的学生大感疯狂。《中国式教育》所展现的除了冲突还是冲突。用中国老师的话说:“是英国良好的福利系统消磨了学生们的上进心,他们不用工作都可以拿到钱,所以他们不担心。但是在中国,孩子们不努力就得不到,所以他们知道:我要努力学习,我要努力赚钱养活我的家庭。”但反对者认为,为乐趣而学习,是孩子们能享受到的最伟大的自由之一。对知识的单一渴望,并不能反映一个人真正的进取心。“事实上,因为一部纪录片打起中西方教育的嘴仗,没有丝毫意义。”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全世界关于教育的共识是,培养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没有个性和兴趣培养的知识教育是无效的。“在任何文化环境中,都应该这样要求我们的教育者。”正如有的网友所说“各有利弊,取长补短”,抓住教育的本质,就是可行的教育。纪录片导演:“该纪录片操作周期过短,且无论是实验的发起人,还是电视台本身都无法摆脱对中国文化的固有成见。”正当观众们纷纷认为中国组的学生可能会在考试中落败,纪录片大结局中,英国学生开始收敛起了“玩性”,连最调皮的几个也自愿加入了补课的行列。结局上演大反转,中国组学生在考试中完胜对手。这个结果既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人们早已普遍认识到,应试教育下的学生更容易考高分。那么,实验结果又能说明什么?纪录片导演、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中心主任朱靖江坦言,我们并不关注它究竟能为反思教育带来什么,而是它首先是否符合影视人类学所讨论的基本规范、准则。他认为,作为两种文化的互动与比较,这个教育实验的周期至少应该在一年。“一个外来事物和内在事物的‘相处’需要有一个磨合期,才能建立起一个甚至被忘记彼此之间差异的关系。融入与冲突至少应该有一个对比,才能保证平衡。”但是,纪录片前两集一味表现的都是冲突。“不同的文化拥有自己本身的‘语境’,剥离了原有的‘语境’,通过非常紧凑的短期的拍摄,且比较的结果仅以一种简单的测试作为判断标准,是无法把两种文化真正核心的优势、力量展现出来的。”正如外媒此前所评价的,人们无法依照该结果预测这些孩子们今后的表现,他们多大程度上将过上更忙、更富有、更幸福、更安全和更充实的生活。该结果更无法解释,美国、英国在学术研究、科学专利、发明创新、繁荣、创造力等方面始终引领全球。因此,在朱靖江看来,这部纪录片在科学性、阐释的力度、可信度上会受到观众的质疑。同样是BBC纪录片,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起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14个七岁的孩子,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这部纪录片的初衷是批判英国社会凝固化的阶级,因此,它所表现的是阶级间的比较。它之所以成为了纪录片界的经典甚至是不朽的作品,因为这部同样带有真人秀形式的纪录片的拍摄周期已经长达5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导演放弃了最初的“偏见”,让镜头中的人物有了自主的意识和诉求,观众仅仅是通过“时间”,看到了一个人成长、变化的完整过程。“而《中国式教育》,除了操作周期过短,无论是实验的发起人,还是电视台本身都无法摆脱对中国文化的固有成见。”朱靖江直言。博航特中学的校长尼尔·斯托格称中国老师的教学是“麻木和无趣的”,“如果中国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我会非常失望”,如果纪录片始终是从拍摄者的主流价值观点出发,来判断一个异者的文化价值,这样的预设本身就是不客观的。这部纪录片背后的故事是什么,有什么初衷,是否有预设的结果,是大众并不知情的。朱靖江肯定这种文化互动本身是有意义的,但试图以此得出一个可靠的结论,恐怕很难实现。教育改革:“中国的教育问题并不需要依靠一部纪录片去认清现实。”“我们缺少的是行动。”作为一部纪录片,它的客观、严谨遭到了不少的质疑,但就发起实验本身这个行动而言,支持者还是给出了不错的评价。熊丙奇介绍,这部纪录片的推出是有其特殊的背景的。由于中国中学生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数学、科学表现优异,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表现出了对中国基础教育的浓厚兴趣,英国教育大臣更是率团到中国考察,准备引进中国教学模式改造英国中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但是,对于是否要引进“中国学校模式”,国外舆论意见并不一致,政府积极推进,但学校、老师、家长却并不感冒。“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对比实验就显得很重要——中国老师究竟怎么教学,学生的感受如何,中国教学模式能否在英国推广,通过对比实验,更加直观也更有说服力。”在他看来,且不论中式教育和西方教育孰优孰劣,这种对比实验的做法,是值得我国借鉴的。“教育实验应该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而不是拍脑袋决策。”“中国的教育问题并不需要依靠一部纪录片去认清现实,因为教育界早在许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熊丙奇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应试教育,学生在这种应试教育之下,个性和兴趣被扼杀,我们需要建立多元评价的教育体系。同时,我们也已经找到了对策,制定了教改方案。“可现实是,我们并没有多少动力真正推进改革,而是反反复复回到讨论问题的起点,永远在问题上打转。”他认为,再多的讨论都是落后的讨论,我们缺少的是行动。

相关阅读:第一集:BBC纪录片"中国学校”:英国学生认为剪辑有失公允第二集:看完BBC纪录片“中国学校”第二集 燥吗?第三集:剧透转播 BBC纪录片《中式学校》第三集全纪录BBC纪录片点燃舆论 英国人争辩中式教育好坏BBC纪录片“中国学校”:你不知道的事中国老师参与BBC纪录片 对英式教育评价不高

【克拉国际教育温馨提示:本站仅提供预约咨询课程辅导服务】

小克学长cue您,定期分享国际竞赛、国际课程、留学动态、国际院校等相关资讯,与学弟学妹们破釜沉舟,携手并进,助力学弟学妹们成功拿到世界名校offer

小克学长智囊-国际教育专业顾问-在线答疑
关于国际教育任何资讯了解,留学前,背景提升、课程培训等相关疑问均可以在线咨询小克学长智囊,也可以搜索“网址https://www.szxxdjy.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克拉教育背景提升”陪您一起了解。